【讲座】雒社阳:陕西,一方蕴育戏剧的沃土

来源:孙妍作者:系统管理员点击量:704时间:2016-09-23

编者按:9月17日下午,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雒社阳教授,为我们青美班陕西组全体学员和师生,带来了精彩的戏剧史讲座。陕西项目组导师周正平先生为雒社阳教授颁发了聘书。在大家整体考察活动及创作方案之前,这场讲座对于所有人来说无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讲座以《陕西:一方蕴育戏剧的沃土》为题,从中国戏剧的起源到当代陕西戏剧的发展,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讲授,学员收获颇多。
(一)陕西:一方蕴育戏剧的沃土
    陕西是一个戏剧资源大省,在最近的地方剧种普查中,发现陕西现有剧种26个,其中本地自生的剧种尚保留有20个。戏曲理论家齐如山在《中国戏剧源自西北》一文中曾经提到:“黄河流域是我们民族发源地,单就戏剧一门来讲,现在也是非到西北去不可。因为我们中国各种戏剧的起发点,都是来自陕西。若想考究以前的法则,当然应追本寻源,由西安秦腔入手,所以说,国人若想研究戏剧,非到西北去不可;世界人想研究中国戏剧,非到西北去不可。”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长安自古帝王都。从周至唐,长达一千一百余年,先后有十二个王朝在此建都。这里既是政治、经济的中心,又是民族文化的摇篮,蕴藏着丰厚灿烂的戏剧文化资源。
 礼乐制度
    西周灭商在陕西的丰、镐建都以后,出现了歌颂周武王伐纣的乐舞《大武》。周成王时制订了一整套礼乐制度,建立了宫廷雅乐体系和规模庞大的皇家乐舞教习机构——大司乐,专门教习乐舞。当时,不仅士子习舞成风,而且民间乐舞在关中也十分兴盛。许多民间乐舞人才还被选入宫廷教习乐舞。
    春秋战国时期,秦缪公以礼乐治国,陕西民间乐舞十分活跃。《史记·李斯列传》载:“夫击瓮、叩缻、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秦人敲击着日常器皿或拍着自己的大腿,随时都在歌唱。
俳优
    秦统一六国,建都咸阳,每灭一国,始皇便令人绘制该国宫室图样,然后仿建于咸阳北坡上,并将“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 秦时的俳优也十分引人注目。《史记·滑稽列传》载:“秦有优旃”。“优旃者,秦倡侏儒也。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 秦二世要油漆长城,优旃佯装赞同这一荒唐的主意,然后又奏请秦二世考虑,城墙油漆后,供晾干油漆的荫室比长城还要大,怎么搭盖?秦二世闻之,只好笑而作罢。优旃利用说反话进行“诡谏”。 
“乐府”、“歌舞百戏”、“角抵戏”
    汉灭秦后,立了“乐府”,广泛搜集民歌。京城长安是当时全国歌舞百戏演出的中心,“百戏”演出,规模盛大,京师“三百里内皆来观”。歌舞百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或是单独成段轮番表演;或是联缀汇集,组成一场;或是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三辅地区还产生了我国第一个有人物、有故事情节、有化妆表演的著名“角抵戏”。《东海黄公》。它的演出有人与虎斗的角力表演,塑造了黄公这样一个悲剧性人物。汉武帝将这出民间“百戏”搬进宮廷,经常在平乐观演出,并以此招待“四方来宾”。
梨园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等王朝在长安建都,歌舞百戏继续发展。及至唐代,歌舞百戏等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出现了新的高峰。唐在长安设教坊、梨园,并以中官为教坊使,专管歌舞百戏,教习法曲。当时长安教坊有散乐382人,仗内散乐一千人,音声人10027人,共11409人。教坊内设“鼓架部”,具体管理“百戏”的教练和演出事宜。梨园专习法曲,梨园又分禁苑梨园、宫内梨园、太常梨园和梨园新部四部,拥有乐工2000余人。这些散乐艺人和法曲乐工多是来自陕西三辅民间。 
    梨园在唐初就已存在。不过那时只是皇家禁苑中与枣园、桃园、樱桃园等并存的一个果木园圃,开元二年(公元717年),唐明皇在梨园设立了皇家艺术学院,梨园就由一个单纯的果木园圃,变成一座梨园弟子演习歌舞剧的场所,中经“安史之乱”,“梨园弟子”风云流散,战后有的再回梨园,重操旧业。977年并入教坊,梨园结业。
    梨园地址何在?有五种说法,但是比较确凿的是唐长安城光化门北,今大白杨村西。今人李尤白先生考证在大白杨村西,1986年在此树立“唐代梨园遗址碑”,曹禺先生题写了:“唐代梨园遗址”碑名。
    唐长安已出现了由歌舞百戏发展演变而来的歌舞戏、傀儡戏和滑稽戏。如《踏摇娘》、《大面》、《钵头》、《康老子》、《义阳子》、《樊哙排君难》、《弄参军》等。参军戏这种以俳优戏谑取乐的表演,到唐代长安已发展成为一种有固定表演形式的代言体滑稽戏。 
词文和变文
    入唐以后,词文和变文在长安和关中各地的出现,标志着说唱艺术的发展与成熟。变文最初是佛教僧众为宣讲教义,采用的一种有说有唱的通俗艺术形式,后来传播到民间。唐代长安和各地民间广泛流行着变文说唱。说唱艺术的发展,对后世板腔体戏曲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板式音乐的最早源头即可追溯到唐宋大曲,在大曲中已经使用了变奏原则。变奏实际上已孕育着板式变化的胚胎。秦腔就是在诗赞系说唱词话的基础上衍变形成的, 它在形成阶段就从词话那里继承了唱调和基本板式,后来经过宋、元两代的演化,逐渐将这基本板式加以发展和完善,从而建立起板式音乐体系。终于在明代中期,形成了东路秦腔——同州梆子。

(二)秦声秦态最迷离
形成发展
    秦腔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明万历年间抄本《钵中莲》(玉霜簃藏本)一剧中。最早形成于陕西东府同州。以之为中心,向周边辐射。蔓延到西安,称为西安乱弹,再向西发展,形成西府秦腔,向南,则形成汉调桄桄。至清康熙、乾隆年间已蔚为大观。清乾隆四十五年,由双赛班首倡,其他班社响应,具体由秦腔演员白廷孝、权必龙、申大狗儿等筹建了“西安梨园会馆”,由此可证当时西安秦腔班社已相当活跃。 
称谓演变
    秦腔在形成、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各种不同的称谓。明末清初称“秦声”、“乱弹”、“秦腔”、“梆子腔”,清乾隆前后称“秦声”、“乱弹”、“梆子腔”、“秦腔”、“西秦腔”、“山陕梆子”。随着艺人们挟技出外搭班献艺和山陕商贾在全国各地经商而向外传播。这些商人为了炫耀自己,招徕顾客,扩大生意;同时满足思乡之情,在各地修建会馆,邀请家乡戏班演出。使秦腔先后传播到了京、津、冀、鲁、豫、皖、湘、鄂、粤、桂、川、黔、滇、青、宁、新等地。在全国各地语言、音乐和风情民俗影响下,形成了各地别具特色的诸多梆子声腔剧种。
    在秦腔传播过程中,功绩至伟的,当推一代秦腔大师魏长生。他三次进京演出,使秦腔在“花雅之争”大获全胜,荣登剧坛盟主。
魏长生 
    魏长生,字婉卿,排行为三,故又称魏三。四川金堂人。因家庭贫穷,他十几岁时随舅父到陕西谋生。开始在西安一家店铺当学徒,后又到某曲部学戏,“其幼习伶伦,困随备至”(《燕兰小谱》),终于成为秦中著名花旦演员。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夏,魏长生第一次来到京城献艺,但当时在京中流行的是在与昆曲较量中胜出的京腔,秦腔的表演艺术尚未被广大观众所欣赏。因此,时过末久,魏长生返回陕西。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魏长生再次进京,入不甚景气的秦腔班社“双庆部”。以《滚楼》一剧名动京城,观者日至千余,六大班顿为之减色。”时人称之“举国若狂!不仅使“双庆部”成为剧坛“第一”。更使得京城著名的六大戏班“无人过问”,“伶人失业”,于是,演员们“争附人秦班觅食”,“京腔效之”,并由此而产生了“京、秦不分”的喜人局面,京师舞台上声腔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秦腔在“花雅之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

(三)横空出世易俗社 
    1912年7月1日,是一个在秦腔历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的日子,这一天,“陕西易俗社”在西安隆重成立。
    在辛亥革命的感召下,以李桐轩、孙仁玉等人为首的一些陕西同盟会员,认为“人民知识蔽塞,国家无进步之希望”,决定“组织新戏曲社,编演新戏曲”,以达到“改造社会”之目的。在他们募捐筹备下,一个以“辅助社会教育”,“启迪民智”,“移风易俗”为宗旨的易俗社应运诞生。这是一个将戏曲教育、戏曲演出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新型艺术团体。创建伊始,即以资产阶级民主制建立领导机构,主要负责人由社员选举产生,并规定任期时间。
    易俗社建社之日起,就视“编辑物(即剧本)为易俗社之命脉”,将“编写各种戏曲”作为主要任务,以演出自己编写的剧目为特点。在实施过程中,则以整理旧剧和编演新剧为两翼。
    对于历代积累下来的数以千计的秦腔传统剧目,即“未经改良”的所谓“旧剧”,该当如何对待呢?这是在强调编写新戏曲的同时,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易俗社创始人李桐轩于1913年专门写了《甄别旧戏草》,根据“以影响于人心为断”的标准,以清末以来流行的三百多种传统剧目(或为全传,或为一出)为例,将其分为“可去者”(诲淫;无理;怪异;无意识;不可为训;历史不实)、“可改者”(善本流传失真者;落常套者;意本可取而抽象者)、“可取者”(激发天良;灌输知识;武打之可取者;诙谐之可取者)三种类型,予以甄别,以便“推其陈,出其新”。 
    易俗社的戏,由于剧作家在思想上、学识上、艺术趣味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因而形成了  明显的共性和风格。第一,题材广泛,为秦腔剧本开拓了新路。不仅有大量古代历史题材的戏,而且还有不少近代历史题材和反映现实生活的时装戏,也有一些外国题材的剧目。第二,内容丰富,有着鲜明的思想倾向、教育功能和时代感。大多宣扬爱国主义,提倡科学民主,提倡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反对封建迷信等。其目的都是为了普及社会教育,起到开发民智,移风易俗的作用。第三,大戏明显受到明清传奇的影响,注重故事性,结构宏大奇巧,情节曲折复杂乃至离奇,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而小戏则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生活气息浓厚,富于喜剧色彩,有亦谐亦庄的艺术效果。第四,剧本文学性较强,唱词优美,语言通畅鲜活,雅俗共赏。有时为了刻画人物,有意突破秦腔传统的七字或十字句格式,写成长短不一的唱词,极富于艺术效果。
    易俗社创建之后,在秦腔艺术上刻意求新,大胆改革,终于自成流派,提高了秦腔艺术水平。秦腔素以激越昂扬为其特点,袍带戏较多。易俗社对吸收是十分慎重的,它没有生搬硬套,而是在保持秦腔特点的前提下,改革、发展了秦腔。从而形成了激越而委婉、昂扬而细腻的艺术风格。易俗社改革秦腔的创举,当时就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1920年12月18日,教育部以通俗教育研究会名义特向易俗社颁发了“金色褒状”。为了扩大影响,易俗社1921年3月至1922年1 1月在汉口演出,长达一年零八个月之久。饮誉三镇,好评如潮。三十年代,易俗社两次赴北平演出,影响更为深远。在易俗社的影响下,辛亥革命初期,在西北各地出现了一批以“学社”命名的秦腔班社。班社中,不少艺术骨干,是易俗社毕业的学生,他们犹如“种籽”一样,撒遍西北诸省,成为发展秦腔艺术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辛亥革命以后,西安出现了话剧演出。一些教会学校在“公祈”日和圣诞节时,都要举行化妆讲演和歌舞表演。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西安出现了话剧热潮。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西安各学校的青年学生发起成立了“血花剧团”,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之后,各学校剧团、宣传队的演出活动再次活跃。学生组成“西北旅行剧团”,随后,在西安流亡的平、津青年,与西安一些同仁,组成“西京铁血剧团”,用话剧艺术动员抗战。
    抗战期间,我国北方京剧、评剧、晋剧、蒲剧、豫剧等剧种、樊粹庭领导的狮吼旅行团:常香玉为主演的豫胜剧社、评剧“四大落子班”“唐风社”、“晋风社”及一些京剧班社落户西安,使西安成为我国北方戏剧的大本营。

(四)陕甘宁边区的戏剧活动
    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是抗日战争时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有时也统称延安时期)延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心脏,也是红色戏剧的中心。当时在延安成立了抗战剧团、西北战地服务团、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鲁艺实验剧团、抗大文工团、西北文艺工作团、延安青年艺术剧院、延安平剧研究院及各分区的关中八一剧团、陇东剧团、三边剧团、绥德民众剧团等近30个戏剧团体。创作演出了一大批优秀剧目。
    首先成立的是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它是在毛主席亲自倡导下,中国共产党组建的第一个专业戏曲团体。
    随后,柯仲平遵照毛泽东的倡导,着手筹建边区第一个革命戏曲演出团体,于5月23日在延安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文协领导的“边区民众娱乐改进会”,该会的任务是从事“利用民间流行的旧形式”,搜集整理民歌小调及改造民间戏剧的工作,使之充实革命内容,为抗战服务。边区民众娱乐改进会下属两个业余剧团,一是延安师范的“乡土剧团”,一是延安的“群众业余剧团”。

(五)老树红花春意浓 
    1949 年,迎着共和国的晨曦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八一剧团挺进西安,与易俗社、三意社、尚友社等秦腔社团会师。 从此,两支戏剧队伍携手奋斗了六十多年,既开创了陕西戏剧艺术不可磨灭的辉煌篇章,更为秦腔艺术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
    新中国戏剧事业是“戏改”起步的。秦腔界通过“改制、改人、改戏”的“三改”过程,走上了亘古未有的崭新之路。
    1952 年,由西北戏曲研究院、西安易俗社和香玉剧社组成的西北演出代表团,参加了全国首届戏曲会演,在京演出 50 余场。 
    为了进一步检阅戏改的成效, 省文化局于 1956 年夏季在西安市举办了陕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全省 18个剧种、12 个代表团的 37 个演出单位, 在 12 天里演出了 145 个剧(节)目,2100 多名戏曲工作者参加了观摩演出活动,500 多名优秀编剧、导演、演员、音乐、舞美工作者受到大会奖励。
    1976 年 10 月的一声雷鸣 , 迎来了陕西戏剧的第二个春天。 戏剧界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恢复了一批禁演多年的优秀传统剧目和创作剧目,这些剧目重回舞台,城乡观众奔走相告,竞相观看,如逢盛会。广大戏剧工作者欣逢盛世,压抑已久的创作热情像火山爆发般喷涌而出,创作、改编了大量的传统戏、新编古代戏和现代戏,切实地践行了“三并举”原则。
    80年代以来,西北五省(区)电视台先后创办了戏曲栏目,借助现代化大众传媒宣传秦腔艺术,为振兴秦腔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在剧史剧论研究方面,秦腔界也有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 戏剧理论家陈幼韩先生在 1985 年推出了专著《戏曲表演美学探索》,被中国戏曲学院选为教材 。陕西师大焦文彬教授领衔编纂出《秦腔史稿》,结束了秦腔无史的状况。甘肃王正强等,也在秦腔史研究等方面卓有建树。西北五省(区)先后编纂出版了卷轶浩繁的《中国戏曲志·陕西卷》《中国戏曲志·甘肃卷》《中国戏曲志·宁夏卷》《中国戏曲志·青海卷》《中国戏曲志·新疆卷》和各省(区)《戏剧志》,其中大部分内容为秦腔的流布发展,为后人研究秦腔留下了可信的史料。
    在“振兴秦腔”的声浪中,古老的秦腔走上银屏,走进网络,走出国门,出演日本、芬兰、德国、法国、卢森堡、比利时、荷兰、伊朗等国家,在中外交流中架起一座艺术之桥,在世界多地展露出古老秦腔的现代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