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添香仲夏时——王晶谈舞台设计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5-15浏览次数:3180

《仲夏》 首演于2014417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制作人:王珏 编剧:大卫·格瑞戈David Greig【苏格兰】
编曲:戈登·麦金太尔Gordon McIntyre【苏格兰】
剧本翻译:鲁文菁 导演:蒋维国 舞美和服装设计:王晶 灯光设计:陈璐
 
【故事梗概】
    夏至日周末,爱丁堡,雨夜,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酒吧邂逅。鲍勃是个为黑帮贩卖赃车的经纪人,海伦娜是个专办离婚案的律师,却陷入了与已婚男的地下情。她,完全在他的生活圈之外;他,也根本不是她的菜。这两个本来绝对到不了一起的人,却偶然地在纠结之中共醉同宿。一夜情本该就此过去,偏偏两人周遭一系列意想不到事情的发生又把他们阴错阳差地拉到了一起。于是在爱丁堡夏至周末的四天四夜,从黑市交易,教堂事故,夜店狂欢,到街道、桥头、花园的夺命追逐,他们经历了种种时而荒唐时而惊险的奇遇,这一切迫使他们思考:在人生中途的这个“停车点”,找回以往是可能的吗?改变当下是可能的吗?这出伴随歌曲的话剧说叙述了一个貌似不可能却又充满心理真实的故事。
 
【设计构思】
    去年十二月初,我刚刚结束了我在英国的婚礼,导演蒋维国老师便邀请我参与《仲夏》的设计,我非常高兴地答应了。知道他费尽心力找来了一个好剧本,这将会是一次非常有意思的创作,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导演想做一部有“英国味道”的小剧场,那么什么是“英国味道”呢?根据这几年在英国的生活和观戏经验,我觉得英国味道的小剧场就是“以一当十”的简练和对于文本准确的提炼。于是,在第一遍读完英文剧本后,那种浓浓的英国酒吧味道就在我脑子里转,酒窖里的酒罐形象一下就蹦了出来。这个视觉印象即既第一时间表达了文本中的英国背景,又能满足暗示剧中人“宿醉”的的开始。剧中“爱情是找回还是改变?”这个问题触动着我的神经,。这个剧本述说人近中年的故事,我也正迈入这个年龄段,“35岁是一个屎一样的年纪”,回忆着自己曾走过那非常困惑的“三十而立”。在现实生活中,我也鼓起勇气选择了“改变”,于是一切都变成了可能。
 
    文本总共有十九场戏,每场戏有众多情节的“插入”和“跳出”,可谓戏剧线繁杂。在设计上主要使用的是“Scenography”的方法,既即空间与演员表演的密切结合,可以说设计的完成直到导演和演员全剧排演结束的那刻才算完成设计,是一种共同创作的方式。一个月以来,我和导演、演员们一直工作在排练厅,琢磨着如何“玩转”空间。现在《仲夏》的舞台上以16个酒罐和16盏吊灯呈现英式酒吧的样貌,后区一面反光材质的镜面投射着演区和观众。这一笔,主要来自剧本中多处有关反光材质的描写,也像导演说的那样“当我们注意到镜中的自己时,也是自我反省的开始”。从规则的酒罐排列到不断地变化,时而扮演着鲍勃的“小弟弟”,时而又是海伦娜的梳妆台、衣橱,以及教堂等,舞台空间不再是布景的代名词,而是剧场演出中的一个“演员”,这正式正是我想通过《仲夏》表达的内容。
 
 
《香水》 首演于2014年4月10日 上海艺海剧院
制作人:王德顺  编剧:喻荣军 导演:周小倩 舞美设计:王晶 服装设计:董桂颖 灯光设计:冯彦臣
 
【故事梗概】
    《香水》,以中国上海、法国多维尔这两座城市为背景,讲述了一段由一瓶名叫“唯一”的香水所引发的有关爱情、忠诚、怀疑与欺骗的故事。如作者所说:“香水,如同女人充满灵性的情感表达方式,每一款香氛倾诉的都是女性细腻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往往是脆弱的:因为有了怀疑,人们能更加了解事实的真相;但对于那些以信任为基础的东西,比如爱情、友情、亲情以及婚姻、忠诚等等,怀疑却是致命的,我们应该给与给予信任与空间。”
 
【设计构思】
    这个剧本吸引我的地方在于“香水”这个物件,以及剧中的一句台词:“上海是个女人。”这座大都市对于我而言,真的很像一个女人,光鲜、艳丽、风韵,但有时候又是冰冷的,于是我很快地想到了水晶玻璃这个材质。这个材质表达《香水》这部戏比较贴切,如作者所说“香水如同女人充满灵性的情感表达方式”,那么这个舞台空间需要的就是一种高纯度的质感。所以在空间色调选择上使用了浅象牙色,以及在灯光下呈现玻璃般的冷色。这部戏的设计,所做的另一个工作是:强调视觉上的戏剧性。剧本只有四个人物,矛盾冲突不是非常强烈。编剧创作的初期原本是为小剧场而作,如今要放入大剧场,并且作为全国巡演,作为设计我不仅要思考如何让空间“聚气”,而且还要便于之后的巡演计划。于是便有了现在围合形的结构,将大剧场的宽敞空间“缩小化”,通过尽可能少的空间装置产生多重的空间效果。为增加戏剧冲突感,便有了空间里比较冰力的线条,以及通过布景和灯带的结合,形成水晶玻璃的质感。
 
    同一个时间段设计两部作品,也是借此机会尝试完全不同的设计思路,以及与两位不同风格导演的合作方式去体验导演与设计的合作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真是不小。
 
访谈部分
 
E演学刊:: 您是哪一年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习的?
 
王晶:1998年进入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2002年毕业。

E演学刊:那时候校园的学习环境是什么样的?
 
王晶:那时学校很安静,红楼前草坪坐满了人,大家常常能在那里聊天、嬉闹。我记得那时还有“长明教室”,夜深了还有很多同学在那里写剧本、看书,以及完成那些第二天要汇报的作业,当然还有谈恋爱的。那个时候的学校,很多元。

E演学刊:: 您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进入英国皇家中央戏剧与演讲学院学习,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过程?您又是如何开始在舞台设计领域的工作的呢?
 
王晶:在上海歌剧院工作十年后,于2011年考入英国皇家中央戏剧与演讲学院,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重新回到英国的校园生活,感觉有了一次重新认知戏剧的机会。毕业之后,拿到这所学校作为担保人的留英工作签证,在英国开始了舞台设计工作。

E演学刊:能否请您简要回顾这些年来影响您、激励您的人士?您在伦敦求学时有遇到过影响您的老师或事件吗?
 
王晶:回顾这些年的路,在上海戏剧学院本科阶段的专业指导韩生老师给我了很重要的影响,比如他曾经告诉我“请将你的个性用在艺术上”,我大概花了很多年才慢慢理解这句话。之后他提供给我一次去德国短期访学的机会,那是一次改变我人生道路的旅行。之后在伦敦学习期间,老师治学的严谨态度给我很大的影响,我因此学习理解了什么是学术精神。
 
 
E演学刊:在舞台设计这个领域,有什么人或事件对您有较大的启迪?
 
王晶:就舞台设计师来说,在本科阶段韩生老师是我的主科老师,他给予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记得有一年他刚刚参加完国际布拉格国际舞美展,将展览的图片给我们看,那是第一次看到国外的舞台设计作品,那次的“大开眼界”直接影响了我的毕业设计。工作之后,比如中央戏剧学院的刘杏林老师和高广健老师他们也对我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因为在后来的从业中我常常与他们进行专业上的交流,他们也毫无保留地给予我很多舞台实践经验上的分享。

E演学刊:在您的舞台设计创作中,是否有一种专属于您的风格,或者说,一种鲜明的标志?
 
王晶:每个戏剧文本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每个设计作品都有不同的风格特征,很难说现在给自己的设计定义一种风格,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一直在探索空间的思考方式,或许可以说是在培养自己的“设计世界观”。
 
E演学刊:您还记得第一次阅读这两部剧本时的反应吗?
 
王晶:第一次阅读《香水》,觉得作者选择“香水”这个物件作为创作素材很有意思。但故事的张力还不足以构成大剧场的力度,于是想在空间上要做些“文章”,比如在视觉上强调一下戏剧性。于是便有了《香水》的空间层次。
第一次阅读《仲夏》英文剧本是在去年12月底,被剧本中两个生命深深地感动。那种“生命在于改变”的勇气和人近中年时的深深自省震撼了我。记得有一次,我问导演“为什么剧本中多次用到‘反射’这个词?”他说:“因为通过反射,才可以看到自己。” 我非常喜欢这个剧本,在这个故事里也看到了我自己。
 
E演学刊:您是如何产生这些设计理念的?在您进行设计前,有没有特别的仪式或是难忘的故事?
 
王晶:在创作《香水》时,首先觉得这个故事里的人物关系即既亲密又易碎,特别像当下我们生活的状态,于是想到“水晶玻璃”这种材质——美丽且易碎,想通过这种材料的质感传递文本的信息。
创作《仲夏》很不同,十九场戏变化众多,人物行动线非常复杂,我想用一个特别具体的英国符号去概括这部戏。于是,便提取了英国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特别的语言:酒窖里的酒罐,以此作为主体形象。当然这个文本的头场戏就发生在英国的酒吧里。这个酒罐在戏剧的发展中,不断地扮演各种“身份”:床、梳妆台、衣橱、教堂台阶等。
 
E演学刊:在创作《仲夏》前,您是怎样进行前期调研、准备的?
 
王晶:《仲夏》的前期准备工作都是在英国完成的,比如有一次我和导演去英国的酒吧实际体验了一下。自己也常去酒吧坐坐,喝杯啤酒,然后感受那里的气氛,同时还用手机纪录记录下那里声音的样貌,观察酒吧里的色调。,同时在那个阶段观察年近中年的英国人的衣着、体态以及行为举止。因为近些年生活在英国的关系,要找到《仲夏》的英国味道还不是太难。
 
E演学刊:在这两部戏里,您最满意的视觉元素是什么?
 
王晶:《仲夏》中的酒罐,这个构思,目前还觉得比较得意。《香水》的空间气质,个人觉得达到了这部戏想要的视觉品味。但发展《仲夏》的空间确实困难重重,演员在排练厅并不适应这样一堂看上去有些“笨重”的酒罐,因为他们要在表演的同时自己迁换场景。但是他们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质让这个空间更加鲜活了起来。并且演员和导演在排练的过程中,又再度发展了这个空间,这是一次非常良性的合作。
 
E演学刊: 您是如何运用舞台设计使观众们从视觉上获得剧情的信息?
 
王晶:其实我们的工作可以说是文本的一种视觉“翻译”,如何“翻译”的准确需要对于文本有深入的理解,同时再把这种理解转化为视觉语言。比如《香水》,用一种类似水晶玻璃的材质感去转述文本中脆弱的人物关系,也可以说水晶玻璃象征《香水》想要表达的那种“易碎”的信任。《仲夏》,以“酒罐”象征一种英国文化,或者说文本中“宿醉”的开始,《仲夏》里的设计方式是“以一当十”。
 
E演学刊: 在《仲夏》里,您想通过舞台设计来体现怎样的主题或思想?
 
王晶:在《仲夏》的设计里,我核心想要体现的核心就是“Change is possible”(改变是可能的)。这也是剧作者和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之一。舞台上不断变化的16个罐子,是一种Scenography的创作方法,即演员的表演和空间里的物件紧密相关,而非仅仅是环境的衬托。
 
 
E演学刊:在《仲夏》的舞台设计中,您是否安排了一种独树一帜的视觉语言?
 
王晶:《仲夏》在英国、西班牙等国家都有演出,多数设计师呈现的是一个比较写实的室内环境。但是我不愿重复别人的“思路”,于是另辟蹊径寻找这个戏的视觉语言。放弃了“Set Design”(布景设计)的思考方法,而是用“Scenography” 的方法构建一个演员在其中生活的空间,让他们的所有戏剧行动和这个空间息息相关。我想做到的是:如果这些设计撤除掉,这个戏就不能演,至少这个戏就不是现在的风貌。也就是说我想通过设计的方式确定一部戏剧的风貌和气质,而不是在舞台上堆砌装饰。
 
E演学刊: 在戏剧性场景中,光对于限定空间来说有多重要?
 
王晶: 光对于戏剧性场景而言不可或缺,准确地来说都是一体的,。剧场里所有发生的元素都是重要的。,比如声音、服装、材料等,就像我们生活中的空气一样,不可缺少。如果我们给予每个元素足够的重视,戏剧性的表达会更加丰满。我常常认为,有时大家对于“空的空间”有误读。
 
E演学刊:《仲夏》中的舞台设计和服装设计都是由您完成的。这二者之间是否有互相的影响?
 
王晶:在英国,舞台设计和服装设计是一起学习的,灯光由于涉及到技术性,所以是分开的课程。但在课堂上大家都将这些元素作为整体去思考。在《仲夏》里,我很清楚在视觉上需要表达的方向:一种浓浓的英国调子。于是在人物服装的设计上便会很清楚选择怎样的色调、怎样的款式、怎样的特征去呈现剧本中的人物。
 
 
E演学刊:在舞台设计方面,您遇到过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王晶:最大的挑战就是怎么不断地超越自己。
 
 
E演学刊:在这部剧的工作过程中,您觉得最美好的时刻是什么?
 
王晶:最美好“瞬间”是在合成期间,这是集体创作最关键的时刻,也是我最为珍惜的时刻。
 
(完)























搜索
您想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