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画生命的《战马》

来源:王晶作者:舞台美术系点击量:2082时间:2013-08-15

“我越来越相信,问题不在于形式的新与旧,而是刻画出生命。”——契诃夫《海鸥》
  
  
     看完舞台剧《战马》(War Horse)已有相当长一段时间,迟迟没有动笔,总在想如何来描述这部戏。从故事上讲?从创作形式上谈?还是只说说木偶戏?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讲讲这部戏是怎样刻画出生命的吧。对于戏剧,我想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
  
         创作背景
  
  
  
    《战马》由英国国家剧院创作于2007年,同年10月首演于国家剧院奥利弗剧场。 英国国家剧院也称为皇家国立剧院,这所坐落在泰晤士河南岸的剧院于1963年建成,是在老维克剧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悉数历任艺术总监为劳伦斯·奥利弗(Laurence Olivier)任期((1963–1973); 彼得·霍尔爵士(Sir Peter Hall)任期(1973–1988);理查德·艾尔爵士(Sir Richard Eyre)任期(1988–1997); 特雷弗·那恩爵士(Sir Trevor Nunn)任期(1997–2003); 尼古拉斯·海特勒爵士(Sir Nicholas Hytner)任期(2003–至今)。在那恩爵士担任艺术总监之前国家剧院主要以莎士比亚和传统经典剧本为创作基础,从1997年可以说是国家剧院的转折点,1997年5月, 工党在英国大选中的胜出,布莱尔出任首相,随着布莱尔的上任,坚定的工党支持者那恩也开始执掌国家剧院。这位担任过音乐剧《猫》和《悲惨世界》制作人,在他的带领下,国家剧院重新对观众进行定位,主要在演出内容和价位等方面做了很大的改革,使其剧院逐渐走向平民化,也将音乐剧首次引进了国家剧院。那恩在任期间,虽然在经营方针上广受非议,但毋容置疑,是他树立了国家话剧院的亲民风范,也同时开拓了创作思路,并且在后续的接任者中得到延续和发展。此后创作的多元化,成为国家剧院的风格。《战马》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也可以说《战马》是英国国家话剧院成立至今最为成功的一部商业制作。
  
  
  
    从文学到舞台
  
  
  
     儿童文学《战马》由迈克尔·莫尔普戈(Michael Morpurgo)创作于1982年,在英国可谓家喻户晓,曾获得当年的惠特布莱德奖亚军,舞台剧正是改编自这部作品。小说以一匹叫“乔伊”的农场马作为第一人称,讲述英国农场少年阿尔伯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寻马经历。战争爆发后,阿尔伯特的父亲为了维持农场生计,不得不将乔伊卖做军马。“乔伊”被用来向前线运输军火物资,虽历经惊险,但还是落入德军之手。此时,得到一个法国小女孩与祖父的悉心照顾才幸免于难。“乔伊”回到了英军战壕,与主人阿尔伯特短暂相聚,他们再次分离。而小艾米莉将不久于人世,临死前祖父答应她一定会为她找到心爱的战马“乔伊”,后来艾米莉的祖父了解到阿尔伯特对“乔伊”付之生命的爱时,愿意以区区一便士把“乔伊”卖给了阿尔伯特。战争结束了,阿尔伯特骑上“乔伊”,缓缓行走在回乡的路。概括地讲,故事通过了“乔伊”的视角全方位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展现在战争之下人性中的美好。
  
  
  
     不过,是众多因素才促使小说家完成了这部《战马》,成长于二战后伦敦的迈克,他的家庭成员也曾经历过战争,他深知那种人类的创伤,他对众多诗人有关战争题材的作品深感兴趣,也受启发于本杰明·布莱顿(Benjamin Britten)的《战争安魂曲》(War Requiem)、保罗·纳什(Paul Nash)和斯坦利斯宾塞(Stanley Spencer)有关战争题材的绘画作品。1975年当他和妻子从肯特搬到德文郡时,建立了一座教育慈善机构,为城里的孩子创建了一座农场,给他们提供与农场接触的机会。也正是在约克附近的一个酒吧里他遇见了一位经历过一战的老人,那时迈克正在准备动笔创作一部有关以马的视角讲述战争的故事,这位老人包含着泪水告诉他了一个有关一匹战马的故事…
  
  
  
     迈克尔说:“从一开始写这个故事,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事情是,怎样通过马的视角,以及遭受这场战争(任何战争)的人们,如何看待这种普遍性的人类苦难?当然,动物们也同样遭遇着这一切,也参与到了这场战争。通过马的视角,我能够更加走进那位购买它以及给它训练的士兵的世界里,我能够走进那位擒获他并把它带到法国农场照料它的德国人生活里。我能够随着它的故事、它的足迹,体验它所生活的那个支离破碎的世界。当然在德文郡与孩子们相处的多年生活,更让我深知孩子与动物的情感是怎样的!”
  
  
  
     尼克·斯塔福德(Nike Stafford)(编剧/改编剧本)在谈到将小说《战马》搬上舞台上时说:“你拿着一本书,人们通常是以自己的方式在阅读,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他们可以再回头去看,可以再琢磨,你可以花很多的时间去阅读它。但你将一个故事放在舞台上,就只能讲述2个小时15分钟。当你阅读到第一人称的故事,通常你很难认为这就是一个好的舞台剧本。它也不大可能成为舞台剧。所以在改编时我置身局外以第三人称,看所有的角色时,想象着让他们更加适应这个故事。所以,当乔伊从一个叙述者变为一个角色时,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技术性挑战。但对于这部戏我们核心要体现的是把它放置在人类的堕落、口是心非、虚伪的场面里,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一种致纯的情感。”
  
  
  
     英国国家剧院总监尼古拉斯·海特勒(Nicholas Hytner)在谈到这部舞台剧改编时也说到:“迈克尔的这部小说可谓是儿童文学里的经典,但改编成舞台剧是具有十分的挑战。因为小说里有大量的角色,众多地点,时间跨度六年,而且以一匹马为第一人称来讲述这个故事。将这部小说改编成舞台剧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Handspring木偶剧院参与这部戏的创作是我们制作这部戏的初衷也是核心思想。
  
  
  
    木偶制作
  
  
  
     正如国家剧院创作总监所言,在这部戏的创作伊始,核心的思路便是想与Handspring Puppet Company 合作一出人偶同台的舞台剧。这个木偶剧团,1981年由毕业于南非开普敦米氏美术学院的四位学生创立。起初他们只为儿童创作木偶剧,之后也开始创作成年剧目。现在两位合伙人阿德里安·科勒(Adrian Kohler)和巴里斯·琼斯(Basil Jones)经营着这家公司。他们的创作足迹遍布世界各大艺术节,如英国爱丁堡艺术节、法国埃维戎艺术节、 美国肯尼迪中心等。这家位于南非的木偶剧院,集创作、研发和生产于一体,就像一个艺术家庭,这里集结了艺术家、设计师、戏剧人、表演者、技术人员,在项目制的基础上产生合作。也可能正是由于聚集了这么多人才,在创作思路上才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在《战马》之前他们的创作就在西方戏剧圈具有不小的知名度。
  
  
  
   《战马》中所有木偶马纯属手工制作,木料、生产、组装均在南非完成。每匹马都与真实马匹比例相仿,剧中马的结构通常分为马头、马颈、马身、四肢及马尾。木质的整体结构,结合半透明材料的皮层,具有流动性的关节构造,灵活的肌腱,类似于越野滑雪杖的架构链接着马蹄,马蹄敲击地板时,发出与真实马蹄近乎一致的声音。这些都尽一切可能地开发了马的动态精髓。仔细观察你还能发现马耳有单独的控制机关,一种类似自行车刹车式的内部装置。在表现马的喜、怒、哀、乐时你还能见着马耳的微妙变化,以及马咀嚼时的状态。用皮革制造的马尾,也有单独的控制机关,由演员操纵。马身体部分的任何微妙的动作都是对马情绪的最好体现。此处便能看出创作者们对于细节的控制。将无生命的木偶在舞台上赋予了生命,生命是个名字,在这里显然成了动词。
  
  
  
     当“乔伊”还是幼马时,由三位演员位于马侧身操作它的行动,当“乔伊”长大时,一位演员依然站在侧身操纵马头,但另外两位演员便屈身于马身内操纵马的四肢;操作偶戏的演员同时模拟着马的呼吸、声音、以及用音色体现它的情绪。与真人演员配戏的所有动物造型也是木偶,如飞鸟、家禽——那只极通人情的鹅。它们的喜、怒、哀、乐,也都在“举手投足”间,它们对于世界的“看法”都被偶戏演员操作地游刃有余。
  
  
  
     著名华裔导演蒋维国老师在看完《战马》时写到:“看戏时,人们随着演出,情绪被台上的表演牢牢抓住,并深深受到感染。报刊的评论说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拼命找手帕拭泪——果然不是夸张,我亲身经历,到戏的结尾时,人人止不住涌出眼泪,坐我前面一位年青女子大声哭了出来。真的,你要不哭很难。”
  
  
  
       “众人拾柴”的导演组
  
  
  
    《战马》由玛丽安·埃利奥特(Marianne Elliott)和汤姆·莫瑞斯(Tom Morri)合作的导演模式。擅长于忠实古典文本创作的玛丽安主要负责该剧戏剧情节上的控制,而汤姆则主要负责舞台上的运动、形体戏剧及视觉处理。偶戏则主要由南非木偶剧院阿德里安·科勒(Adrian Kohler)和巴里斯·琼斯( Basil Jones)负责,这样的导演班子完成了一个看似十分复杂的工作,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创作工作开始于2007年3月,起初只有一个剧本初稿,经历7个月的工作,上百次排练、会议,不断地剧本修改,渐渐地,一个万里挑一的制作就掌握在这个团队中了。在创作方法上,大量的调研(Research)必不可少,表演工作坊必不可少的,这都为后来形成舞台上的《战马》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演员带着马具如何行走?剧中人物如何与木偶进行表演上的交流?脚上如若栓着高跷如何展开运动?如何寻找一战的背景资料?英国战争博物馆、创作人员祖辈们的历史资料都是他们创作的资料来源。 如果没有冒险,可能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战马》,如果没有跨学科的合作与探索,也不能有今天的《战马》,如果没有海量的对于历史背景资源的挖掘,也不可能有今天这出具有生命力的《战马》。
  
  
  
      对于木偶组的创作而言,他们用了大量的时间与真实的动物相处,了解它们的习性、交流方式,观看马运动的影像,描摹它们的站立、奔跑、卧躺等姿势,又将所掌握的资料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木偶所使用的语言和行动。导演汤姆·莫瑞斯一直在创作的过程中强调要竭力避免出现多愁善感、虚情假意的拟人化处理,尽力展现真实的动物情感。这才会有我们在观戏的时所能感受到的马的“气息”。对于不同的木偶他们还塑造了不同的性格,如“高贵”、“勇敢”、“暴躁”、“矜持”。在《战马》排练场常常贴着各种纸张,上面写着“思考”、“感受”、“交流”、“运动的质量”,”比例”、”速度”……这些语言就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创作者的心中。
  
  
  
     在整部戏的导演处理上,也有十分具象的方式,比如德军进军时使用的坦克,士兵们使用的枪支,农场里物品的用具。但同时也有“以一当十”的手法,比如:乔伊要被出售时,那个马圈便是演员手持竹竿拼接而成。还有当下舞台上惯用的视频手段,如在投影幕上展现的战争中行军的画面等等。如果用“混搭”来比喻这部戏的导演风格的话,真情从未被形式所掩盖。
  
  
  
人、偶同台
  
  
  
     戏中所涉及到的表演者有两类,一是故事中鲜活的人物,一是木偶。如何在两者之间建立交流,扮演尼科考尔斯少校的杰米·巴拉德(Jamie Ballard)曾说到,与木偶这样配戏是他第一次创作经历,他不仅要与它产生形体上的排练,与它们互动,还要发展为非常个人的情感关系。在工作的过程中,他能感受到每一匹马都具有自由的精神,这同样也释放了他的个人能量。它们的反应是如此的不同,比如当他触摸了它们的鼻子,而不是它们的耳朵或脖子。从本质上讲,这些马让舞台上的演员觉得是在与真正的动物进行交流,而不是与一位资深的演员。

  
  
  
    木偶“乔伊”的扮演者一共有三人,这个团队仅仅地栓在一起,就像是一次三人的联姻。这个团队不仅要仔细地聆听马的内心,还要在合作间建立交流。打个比方控制马头的人就像是市场部,控制着走向,以及运动的时机,控制马身和马腿的人就是执行团队。马的“呼吸”和“窃笑”等动态表情依赖于三个操作者相互之间的集中反应,时时处处都要体现是一匹马的行动和情感。这种创作方式对于任何人来说都绝非易事。
  
  
  
    蒋维国老师说的非常好:“人与傀儡同台演出,是这台戏风格上很突出的特点。然而这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或风格上的妙笔,只有当它与剧情紧密融合时,巨大的感染力才会挥发出来。”
  
  
  
从Scenography的角度看《战马》
  
  
  
      翻开舞台设计师雷伊·史密斯(Rae Smith) 的创作册,这是一本她将自己以剧中尼科考尔斯少校的视角描绘战争场面的速写稿。有关这部戏最初的设计构想便是一张撕破的纸,剧中阿尔伯特就是从本子上撕下来的那张画有“乔伊”的速写画像去寻找它的。这张撕破的纸片于是就延伸成为了《战马》舞台空间中至关重要的视觉语言,这张“纸片”不仅环绕舞台后区上空,同时还承当着投影幕的功能。投影上所使用的视频形象语汇均为设计师的速写手稿。 她说:“在剧场里我总是在不断地、快递地绘画场景,我把它作为与当下创作保持鲜活的沟通和反应的一种形式。有时我的绘画是以一种冷峻、独立而技术性的体现,而有的时候表现的则是一种情绪,就像一个演员似地记录着创作的过程。当演员试图体现过往的自己什么时候是最可信的时候,绘画就像一面镜子,一瞬间便映射出真实。在技术制作阶段和创作过程中的狂热阶段,我从戏中画出了节奏的瞬间,这些素描之后会提醒我怎么去理解整个创作以及期间的过程。”
  
  
  
     灯光设计师珀·康斯特伯(Paule Constable)与舞台设计师的合作已经超过20余年,如何找寻一部戏最默契的语言,两人了然于心。她常常将雷伊有关舞台设计的构想转换为灯光的语汇。但对于《战马》的设计却是不易的,因为她们希想将《战马》的舞台空间设计为“空的空间”,同时这样的空间还能激发观众的想象。很多学生和老师常常问她一个问题:“如何在保持马是舞台焦点的前提下又能使布景和灯光显得各有不同?”她的回答是:“对于《战马》的灯光设计就是有明确的指向性——帮助观众把焦点放在马上。”《战马》的灯光整体印象都比较昏暗,设计者说:“我希望灯光在这部戏里是一种暗示,而不是表演。”
  
  
  
      声场设计师克里斯托弗·希特(Christopher Shutt)试图用类似于电影的方式来展示一幅广阔的战争背景,他的工作就是用声音来塑造画面,塑造一种声场的“景观”。在一个较为空旷的舞台上,如何展现一组田园风光?例如,舞台上有农田和树木的投影,对于声音想加入的“画面”就是希望能有1912年在德文郡能展现的声响素材。再回到战争的情境中,设计师做了大量的研究,关于“时间”的声音。想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声音存档记录实在不易,但随后的战争却有广泛的存档记录,于是《战马》尝试走出纯粹忠实于一战的声音背景,侧重于创造在战争中所产生的情绪。
  
  
  
       由于故事背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服装和人物造型在整体风貌上都遵循着历史背景,即一战时期的风格、样式、用料。即使木偶戏的操作者也统一在这个风格下,并没有特别强调操作者这一身份,因此在观看时故事情境中的演员与木偶戏的操作者浑然一体。他们时而充当着集市上的群众演员、时而充当着士兵。
  
  
  
影响力
  
  
  
    这出享誉整个英语世界,斩获最佳戏剧奖在内的五项托尼奖(Tony Awards)和六项奥利弗奖(Laurence Oliver Awards)的舞台剧《战马》,它的观众不仅包括英国女王本人,更加以惊人的速度覆盖全球更多的观众。《战马》首演成功后,即被搬上了伦敦西区商业舞台,目前此剧的版本已在纽约百老汇、多伦多、柏林、澳大利亚等地上演。世界各国媒体、评论界对于该戏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如:华盛顿邮报说:“舞台上呈现的一幅壮丽的图景,然而持久的吸引力却是来自一种简单的情感,没有任何能够比拟人与动物那种契约式的感情。”
  
  
  
  
  
对于信息时代的今天,获取一部好戏在形式上的资料早已不是一件难事了,但是如何去了解一部戏创造出“生命”的过程?个人以为,了解此过程远远比仅仅获得形式重要,这也方才有了上文如此理性的文章。
  
  
  
  
  
  
  
附:                                             《战马》大事记
  
  
  
2007年10月   英国国家剧院与Handspring 木偶剧院合作,首次将《战马》搬上奥利弗剧院
  
2008年   2月《战马》获得包括最佳剧目、最佳导演等六项奥利弗奖
  
2008年10月   由于惊人的观剧要求,《战马》再次上演奥利弗剧院
  
2009年   3月  《战马》入住西区新伦敦剧院
  
2009年10月   伊丽莎白女王和菲利普亲王观看《战马》
  
2011年   4月   百老汇版本《战马》纽约林肯中心亮相,大获好评
  
2011年   6月   百老汇版本《战马》获得包括最佳剧本等五项托尼奖,Handspring 木偶剧院获得特别奖项
  
2012年   2月《战马》登录加拿大罗伦多威尔士公主剧院
  
2012年   6月  《战马》美国巡演在洛杉矶阿曼森剧院拉开帷幕
  
  
  
  
  
  
  
《战马》主创名单
  
  
  
导演:Marianne Elliott and Tom Morris
  
舞台与服装设计、插画:Rae Smith
  
木偶设计与材料:Basil Jones & Adrian Kohler for Handspring Puppet Company
  
灯光设计:Paule Constable
  
动作指导与编舞:Toby Sedgwick
  
木偶指导:Basil Jones & Adrian Kohler
  
视频设计:Leo Warner & Mark Grimmer for Fifty-Nine Productions Ltd
  
音乐:Adrian Sutton
  
音乐制作:John Tams
  
声场设计:Christopher Shutt
  
木偶顾问:Mervyn Millar
  
  
  
参考资料
  
  
  
蒋维国 观剧手记《战马》  
  
董一燃 LifeStyler, 2012.还是那匹《战马》
  
Michael Morpurgo , 2007. Extended Interview
  
National Theatre ,2009. Making War Horse
  
Jane Taylor Handspring Puppet Company
  
Stephen Di Benedetto,2012. An Introduction to Theatre Design
  
Michael Morpurgo, 2007. Writing War Horse
  
Heather Neill, 2011. War Horse on stage
  
Mervyn Millar, 2008. The Horses Mouth
  
  
  
延展阅读
  
  
  
有关《战马》情节上更为精彩的描述,请参阅蒋维国老师 观剧手记《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