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上,一部根据特定空间、特定时间和限定主题而创作的“云戏剧-上海奥德赛”,以“奥德赛”这一概念所代表的史诗气质如旋风般向人们袭来。
萧丽河担任了这部作品的灯光总监,同时也作为灯光艺术家将自己的灯光装置呈现于其中。
《上海奥德赛》,是对于上海1843年开埠以来历史的一种阐述,既具象又抽象。所谓特定空间,指的是演出地点在原上海水泥厂预均化库车间;特定时间,指的是该剧上演于上海开埠170周年之际;而限定主题,则指这一演出与本次双年展室内特展部分的关键词一致,都被确立为“进程”(Reflecta)。
此次萧丽河参与到这部作品中,似乎有着太多的必然。在上海出生长大的萧丽河,毕业于一所前身为西方人创办的名牌高中。那是个中国人普遍崇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尤其在市重点中学,艺术仿佛是很遥远的事情。于是,太多的学生在惨烈的竞争放弃了兴趣爱好或者根本来不及培养兴趣爱好,而萧丽河却坚持了自己对于美术的执著,并得到了开明的校长先生的支持。凭借良好的艺术禀赋以及超具竞争力的文化成绩,她终于让当时还从未招收过女生的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灯光专业打破了这个惯例。
大学毕业后,萧丽河的足迹不再囿于上海这座城市,她的脚步开始向着远方行进,先是在西藏支教,随后又去了纽约作访问学者,直至考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攻读艺术硕士学位。这两次远行,都与萧丽河对于光的追寻有关。在西藏,她从青藏高原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光影变幻中发现了光的宗教般的意义;在美国,她对光的探索从舞台拓展到了 另一个领域——建筑。在萧丽河看来,全球范围内的每一次艺术运动,建筑都充当了走在前列的先锋,所以建筑往往也是实施灯光创意实验的天然场域。比如,她就曾见到过这样的建筑灯光设计——根据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来进行调节。
《上海奥德赛》是舞台艺术也是建筑艺术,它恰好对应了萧丽河的世界。对于萧丽河来说,这次创作就仿佛多年后她重返故乡进行的一次回望,而此时她的目光早已是世界的了。西岸不仅是上海黄浦江的西岸,也是整个太平洋的西岸,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先生的这句话,对于萧丽河竟也是如此的恰当。
初次来到《上海奥德赛》的演出场地——那座废弃的水泥厂时,未曾整修过的一切都被包裹在黑暗之中。但这暗黑,却深深地触动了萧丽河。那时她的直觉便是:这里需要一束光,就像射进罗马教堂的那样,有一种庄严的神圣感,才能使通往希望的道路被打开。
在这座废弃水泥厂的预均化库车间,一台庞大的搅拌机仍完好无损地屹立在中间,成为整个空间的支点。《上海奥德赛》的演出,便围绕着这台搅拌机而展开,而它也最终成为了萧丽河所呈现的灯光装置作品的一部分。
搅拌,是《上海奥德赛》创作者们寻找到的上海开埠以来历史进程中的一种意象: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神奇地被搅拌为一种具有自己特质的文化——海派文化。
《上海奥德赛》的第一部分,名为“光启”。光启,既来源于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位“上海人”徐光启,又有萧丽河第一次走进这座封闭的水泥厂车间时所产生的那种异常强烈的对光的直觉。光本身就是能量,无论是物理史上的还是文明史上的,这种能量都彻底改变了世界,爱迪生发明的灯泡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于是,萧丽河使用了134盏灯泡与主题相呼应。134这一数字,意味着2013年是灯泡发明134年,而上海正是中国最早开始使用灯泡的城市,“光启”因而有了另一种历史象征。之后,这些灯泡还在“春之祭”部分的演出中变幻为翅膀、苹果等意象,均显现出萧丽河对于舞台灯光语汇的娴熟驾驭。
作为曾参加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创作的灯光艺术家,萧丽河却特别强调声音艺术对于灯光艺术的重要性,同时她也很庆幸能在此次的《上海奥德赛》中,与来自台湾的声音艺术家姚大钧进行默契合作。
“没有好的声音,就没有好的光”。也许谁都不会想到,对声音如此推崇的竟是萧丽河这样一位把光当作信仰的艺术家。也许,这还得归结于萧丽河童年时的情结,因为在那个物质贫瘠年代长大的小孩,一般都会把家里的收音机当作宝物,而这只“藏着小人儿的盒子”,创造了当时人们生活中唯一的“虚拟”世界。尤其是在夜晚,当人们关上灯打开收音机,一个有光的世界便会出现在脑海中。因此,《上海奥德赛》就用了一部分篇幅来表现无线电广播给上海留下的印记。也正是出于这种特殊的声音记忆,萧丽河希望声音与灯光能更好地融合在艺术创作之中。不仅如此,萧丽河坚信在这个“光景时代”(萧丽河导师金长烈先生语),对于光粒子的探究,还必须吸纳更多非灯光专业的人士来进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光启”一词,意义依旧。
在本次采访结束时,萧丽河又要出发了。此次的目的地有两个,一个是她熟悉的美国纽约,为了在那里举行的一场跨界艺术展;还有一个在她陌生的缅甸仰光,为了即将在那里开幕的东南亚运动会。无论是熟悉之城还是陌生之域,她总是与光同行。
萧丽河担任了这部作品的灯光总监,同时也作为灯光艺术家将自己的灯光装置呈现于其中。
《上海奥德赛》,是对于上海1843年开埠以来历史的一种阐述,既具象又抽象。所谓特定空间,指的是演出地点在原上海水泥厂预均化库车间;特定时间,指的是该剧上演于上海开埠170周年之际;而限定主题,则指这一演出与本次双年展室内特展部分的关键词一致,都被确立为“进程”(Reflecta)。
此次萧丽河参与到这部作品中,似乎有着太多的必然。在上海出生长大的萧丽河,毕业于一所前身为西方人创办的名牌高中。那是个中国人普遍崇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尤其在市重点中学,艺术仿佛是很遥远的事情。于是,太多的学生在惨烈的竞争放弃了兴趣爱好或者根本来不及培养兴趣爱好,而萧丽河却坚持了自己对于美术的执著,并得到了开明的校长先生的支持。凭借良好的艺术禀赋以及超具竞争力的文化成绩,她终于让当时还从未招收过女生的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灯光专业打破了这个惯例。
大学毕业后,萧丽河的足迹不再囿于上海这座城市,她的脚步开始向着远方行进,先是在西藏支教,随后又去了纽约作访问学者,直至考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攻读艺术硕士学位。这两次远行,都与萧丽河对于光的追寻有关。在西藏,她从青藏高原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光影变幻中发现了光的宗教般的意义;在美国,她对光的探索从舞台拓展到了 另一个领域——建筑。在萧丽河看来,全球范围内的每一次艺术运动,建筑都充当了走在前列的先锋,所以建筑往往也是实施灯光创意实验的天然场域。比如,她就曾见到过这样的建筑灯光设计——根据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来进行调节。
《上海奥德赛》是舞台艺术也是建筑艺术,它恰好对应了萧丽河的世界。对于萧丽河来说,这次创作就仿佛多年后她重返故乡进行的一次回望,而此时她的目光早已是世界的了。西岸不仅是上海黄浦江的西岸,也是整个太平洋的西岸,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先生的这句话,对于萧丽河竟也是如此的恰当。
初次来到《上海奥德赛》的演出场地——那座废弃的水泥厂时,未曾整修过的一切都被包裹在黑暗之中。但这暗黑,却深深地触动了萧丽河。那时她的直觉便是:这里需要一束光,就像射进罗马教堂的那样,有一种庄严的神圣感,才能使通往希望的道路被打开。
在这座废弃水泥厂的预均化库车间,一台庞大的搅拌机仍完好无损地屹立在中间,成为整个空间的支点。《上海奥德赛》的演出,便围绕着这台搅拌机而展开,而它也最终成为了萧丽河所呈现的灯光装置作品的一部分。
搅拌,是《上海奥德赛》创作者们寻找到的上海开埠以来历史进程中的一种意象: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神奇地被搅拌为一种具有自己特质的文化——海派文化。
《上海奥德赛》的第一部分,名为“光启”。光启,既来源于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位“上海人”徐光启,又有萧丽河第一次走进这座封闭的水泥厂车间时所产生的那种异常强烈的对光的直觉。光本身就是能量,无论是物理史上的还是文明史上的,这种能量都彻底改变了世界,爱迪生发明的灯泡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于是,萧丽河使用了134盏灯泡与主题相呼应。134这一数字,意味着2013年是灯泡发明134年,而上海正是中国最早开始使用灯泡的城市,“光启”因而有了另一种历史象征。之后,这些灯泡还在“春之祭”部分的演出中变幻为翅膀、苹果等意象,均显现出萧丽河对于舞台灯光语汇的娴熟驾驭。
作为曾参加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创作的灯光艺术家,萧丽河却特别强调声音艺术对于灯光艺术的重要性,同时她也很庆幸能在此次的《上海奥德赛》中,与来自台湾的声音艺术家姚大钧进行默契合作。
“没有好的声音,就没有好的光”。也许谁都不会想到,对声音如此推崇的竟是萧丽河这样一位把光当作信仰的艺术家。也许,这还得归结于萧丽河童年时的情结,因为在那个物质贫瘠年代长大的小孩,一般都会把家里的收音机当作宝物,而这只“藏着小人儿的盒子”,创造了当时人们生活中唯一的“虚拟”世界。尤其是在夜晚,当人们关上灯打开收音机,一个有光的世界便会出现在脑海中。因此,《上海奥德赛》就用了一部分篇幅来表现无线电广播给上海留下的印记。也正是出于这种特殊的声音记忆,萧丽河希望声音与灯光能更好地融合在艺术创作之中。不仅如此,萧丽河坚信在这个“光景时代”(萧丽河导师金长烈先生语),对于光粒子的探究,还必须吸纳更多非灯光专业的人士来进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光启”一词,意义依旧。
在本次采访结束时,萧丽河又要出发了。此次的目的地有两个,一个是她熟悉的美国纽约,为了在那里举行的一场跨界艺术展;还有一个在她陌生的缅甸仰光,为了即将在那里开幕的东南亚运动会。无论是熟悉之城还是陌生之域,她总是与光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