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的力量

发布者:舞台美术系发布时间:2014-03-07浏览次数:1164

  由上海戏剧学院10级导演系、舞美系打造的舞台剧《群鼠》于2013年12月26日成功落下帷幕。剧组成员在王履玮、胡佐、姜明会、胡燕燕、范丛博、潘建华、徐琳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姜涛、周可、王雅男导演与统筹卢昂、王履玮、张军以及制作人应祖德、季强的鼎力帮助下,圆满完成了毕业大戏。从筹备到演出的一百多个昼夜里,剧组成员顺利完成了原创设计和倾情演绎,更体现了团队凝聚和协作的正能量。
   《群鼠》是德国剧作家、诗人戈哈特•豪普特曼创作的作品,讲述了负责为前经理打扫破旧公寓的约恩太太为了保住一个非法购买来的私生子而过失杀人的惨剧。
   《群鼠》剧目的舞台设计将一栋公寓划分为三个演区,一楼是清洁女工约恩太太的房间、二楼是前任经理的道具储藏室、三楼是一个堆满杂物的阁楼。三个空间以三个笼子堆砌而成,三个笼子相互交错却又摇摇欲坠、不堪一击。
    开场约恩太太的弟弟一瘸一拐的穿过鼠洞一般的矮门、幽暗牢笼般的暗道,伴随着诡秘、忽闪的灯光逐步点亮舞台场景,精彩的剧目开始了;第一幕中演员们在匣口似的阁楼入口上下穿梭,捉迷藏般的隐匿于三层阁楼、二层道具室、图书室,女仆在生孩子、经理在偷情、牧师在约会……交错的剧情、扭曲的情感、堕落的世风,这一切尽收观众眼中;一切真相揭晓后,约恩面对如鼠洞般残损的墙壁呐喊:“这儿的一切都烂了,一切都被蛀虫蛀空了,被老鼠啃光了,一切都在摇晃,每时每刻都可能彻底倒塌!”
    最后,失去孩子的约恩太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摇篮曲缓缓响起,五组温暖的光束下每一家庭、每一个人怀抱新生命露出希望的微笑。
 
    正如《群鼠》的副题叫“柏林的悲喜剧”,剧本真实描绘了柏林社会底层人民的凄凉处境,公寓里居住的居民都是些失业者、妓女、工匠、生痨病的裁缝、扫街妇等,他们的爱恨纠葛、多舛命运都是大时代背景下的鲜活缩影。
    虚实结合:抽象寓意,写实立景
   《群鼠》剧目的舞台设计采用“鼠笼”的视觉特征来表现剧中的主要场景,不仅影射了大环境下的柏林社会,乃至于整个德意志联邦的象征,更是直观体现了形形色色的人群如同老鼠一般生存,在鼠笼一样的社会中穿梭。如一楼面向观众如鼠洞一般的矮门,所有演员都要通过这个门洞上场,而门洞的高度仅有1.75米,大多演员上场都是弯腰低头“钻进钻出”。门洞、暗道、走廊、通往各个空间的楼梯,以及二楼通往阁楼的顶门增加舞台流动性和层次的同时,使整部戏剧在这种压抑、局限又相互联通的“鼠笼”里完成演出。
    精工细作打造“破旧残损”
   《群鼠》是发生在社会底层人群中的故事,描绘了一副“破旧残损”的民生画面,所以舞美着重彰显了“破”的设计主旨,运用了统一的线条和灰暗色调的景片,但将其刻意扭转角度拼插组装,形成的主视觉二层空间是倾斜的……别有用心的将舞台表现的更粗糙、更残破,营造出摇摇欲坠、不堪一击的氛围,渲染了错综复杂、扭曲压抑的剧情。
    有限的舞台空间,无限的表演艺术
   《群鼠》创作组在指导老师和导演团队的带领下,探索舞台表现的多种可能性,尝试着将场景非片段式的立体展现。三层的舞台设计不仅能够辅助剧情的清晰演绎和延展演员的表演张力,更是在寓情于景的基础上实现情景交融:相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剧情同步发展、交错进行,赋予观众更真实的观感、体验更大的自助权和遐想空间,打破了舞台空间的有限性,延展出了表演艺术的无限魅力,从而利用空间艺术使表演艺术得以充分发挥并完美升华。
 
    随着《群鼠》的成功上映和圆满收官,每一位成员都在鲜花和掌声中热泪盈眶,在绚丽的舞台上、华美的灯光下,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感谢院领导和老师们的莫大关注和支持,感谢导演系的精彩演绎,感谢舞美组的同伴们:郑文杰、曾雪莹、吴涵智、任捷文、沙比娜,以及灯光组、服装组、化妆组的团队伙伴们,感谢《群鼠》剧组所有人的努力和付出!这是我们呈现给母校的毕业答卷,也是我们蒙恩母校栽培和滋养的学习成果,更是我们踏上梦想启航之路的闪亮起点!












搜索
您想要找的